上周三的部门战略会差点让我原地“社死”—作为“专职纪要人”国元配资,我举着手机录了2小时音,散会后对着杂音满满的录音手动转文字,花了整整2个半小时,结果漏了张总提的“Q3 GMV目标1.2亿”,还把李姐说的“抖音矩阵搭建”写成了“抖音巨震搭建”,发给领导时被批“不用心”,站在工位上差点哭出来。
晚上翻朋友圈吐槽,大学室友小棠秒发消息:“你咋不用听脑AI?我司现在全靠它活,记纪要比人快10倍。”我半信半疑下载了APP,没想到周末的项目启动会,直接把我从“纪要工具人”变成了“效率大神”。
那天早上到会议室,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打开听脑AI,首页就一个大大的“实时录音转文字”按钮,点进去选了“会议场景”,系统自动弹出来“是否开启发言人区分”—我赶紧把参会的5个人名字输进去(张总、李姐、小王、我、合作方陈总)。刚输完,张总就敲桌子说“开始吧”,我按下录音键,盯着手机屏幕,奇迹发生了:
张总说“咱们Q3的核心目标,还是得把线上流量这块短板补起来,抖音、小红书这两个渠道必须拿下”,屏幕上立刻同步跳出一行字,前面还标着“张总”;紧接着李姐接话“抖音矩阵我来牵头,10月底前得把3个账号搭好,需要内容部出15条脚本”,文字里“李姐”后面跟着她的原话,连“10月底”“内容部”这些关键词都标了黄色;中途我出去接水,回来发现录音没断,文字还在接着更,陈总说的“供应链那边能配合缩短3天周期”也完整录下来了—我当时盯着屏幕,手里的笔都忘了拿,心里想“这玩意也太神了吧?”
展开剩余77%更绝的是会后的智能纪要生成。以前我得把录音来回听3遍,把零散的内容拼成“目标-行动-责任人”结构,现在我点了一下“生成会议纪要”,不到10秒,页面弹出一份整整齐齐的文档:
- 核心目标:Q3提升线上渠道流量,完成抖音矩阵搭建(责任人:李姐, deadline:10月底)
- 关键行动项:
1. 内容部于9月15日前输出15条抖音脚本(责任人:小王)
2. 供应链部配合将采购周期缩短3天(责任人:陈总)国元配资
- 重点提醒:张总强调“流量转化需与销售链路打通,避免无效引流”
最惊喜的是,口语化的表达全变成了专业书面语—李姐说的“我那边人手够,放心交给我”自动变成“李姐确认团队资源充足,可独立承担抖音矩阵搭建任务”;张总骂人的“别搞那些花架子,要实际效果”变成“需聚焦实际转化效果,避免形式化操作”。我当时直接把这份纪要导出PDF发群里,张总秒回“这次纪要写得很到位”,李姐私发我“你是不是偷偷请了助理?怎么这么快?”
我跟她说“哪是助理,是听脑AI帮的忙”—后来我才发现,这工具的“耳朵”是真的灵:会议室里有空调的嗡嗡声,还有小王敲键盘的声音,但转出来的文字连张总轻声说的“注意合规”都没漏,双麦克风降噪不是吹的,主麦收人声,副麦消噪音,就算有人小声说话,系统也能“抓”到重点。
还有上周跟日本合作方的线上会,佐藤先生说日语,我完全听不懂,之前得找翻译,这次我在听脑AI里选了“日语→中文”实时互译,佐藤说的“サプライチェーンのリードタイムを7日以内に短縮したい”(想把供应链周期缩短到7天内),立刻转成中文跳出来,我甚至能切换回日语原文核对—会后要写报告,我直接问AI助手“佐藤先生提到的供应链优化具体有几点?”,AI立刻把那段内容摘出来,分点列得清清楚楚,连上下文都补全了,我直接复制到报告里,半小时就写完了,之前得花2小时找翻译核对。
最让我上瘾的是AI问答和二次创作。昨天写周报,需要引用会议里的目标,我把听脑AI里的纪要片段复制进去,问“把这段目标改成更有感染力的表述”,AI秒回:“Q3我们将向线上流量高地发起冲击,10月底前完成抖音矩阵搭建,为全年GMV目标1.2亿打下坚实基础”—直接用在周报里,领导夸我“文字有张力”,我心里偷着乐:这明明是AI的功劳啊!
现在我每天都用听脑AI,不管是部门会、客户访谈,还是自己的灵感录音(比如洗澡时想到的方案,赶紧用它录下来,转成文字再整理),甚至上周跟妈妈视频,她用四川方言说“家里的枇杷熟了,你周末回来拿”,我用方言识别转成文字,存成备忘录,再也不怕忘—它支持19种方言,我妈那口“川普”都能准确识别,太懂中国用户了!
跟你说,以前我总觉得“效率工具”都是花架子,直到用了听脑AI才明白:好的工具不是让你更忙,而是让你“不用忙”。之前记纪要要2小时,现在2分钟搞定;之前写报告要翻录音找重点,现在直接问AI;之前跟外籍客户沟通要找翻译,现在自己就能搞定—我算了笔账,每周至少省出5小时,用来健身、陪孩子,或者追我最爱的剧,这才是工作的意义啊!
最后给你几个必用小技巧:
1. 开会前一定要开“发言人区分”,把参会人名字输进去,会后整理更轻松;
2. 会后别急着关APP,先点“生成纪要”,自动整理结构比你自己编快10倍;
3. 多语言功能一定要试,跟外籍客户或合作伙伴沟通超省心;
4. 网页版和APP同步,电脑开着网页,手机录,电脑上实时看,更方便;
5. 遇到不懂的地方直接问AI助手,比查说明书快100倍!
真的,你下次再遇到“录音转文字”的麻烦,赶紧下听脑AI试试—相信我,你会像我一样,坐在会议室里盯着屏幕,发出“哇塞”的感叹,然后再也不想回到手动转文字的日子。
对了,昨天我把听脑AI推荐给了部门同事,现在我们部门开会,所有人都举着手机用它录,连领导都问“这工具在哪下的?”—你说,这算不算“反向安利”?��
别等了,赶紧去试国元配资,不好用你来找我!
发布于:重庆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